孚能科技再次展现出了技术偏执狂的气质。
9月9日,孚能科技在北京举行“孚能科技战略及新品发布会”,发布了全新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这是一整套覆盖电芯到系统、制造到回收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从特斯拉的到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再到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系统性的电池解决方案已经成了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因此这些方案免不了被拿来比较,作为国内软包电池龙头,孚能科技这一方案有哪些看点?在诸多电池及整车厂商的电池方案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对此,孚能科技显然充满信心,在发布会后的媒体专访中,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对《车壹条》表示,目前来说,在未来十年的发展过程中,SPS这个结构是最好的结构。
对于这番高调表态,我们无法给出判断,但可以试着来分析一下孚能科技为何有这样的底气。目前来看,评价一个电池方案的好坏,绕不开能量密度、安全和成本三个维度,我们也从这三个维度来分析一下孚能科技的SPS。
能量密度:半固态电池+75%体积利用率
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方案有两大方向,一个是材料体系创新,另一个是电池结构创新,孚能科技SPS方案同时在这两个方向做了尝试。
在材料体系创新上,孚能科技带来了半固态电池方案,同时其大软包电芯拥有高兼容度,可以用于高镍三元到低镍富锂锰、钠离子等材料体系。
其中,-年高镍/石墨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在Wh/kg-Wh/kg,中镍/石墨三元电池能量密度为Wh/kg-Wh/kg;-年,中镍/石墨/高电压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将达到Wh/kg-Wh/kg;年左右,高镍/碳硅三元电池能量密度为Wh/kg-Wh/kg。
年,孚能科技计划推出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磷酸锰酸锂的第一代产品,目标是到年将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从Wh/kg提升至Wh/kg,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能量密度形成从Wh/kg到Wh/kg的产品覆盖。在低镍方面,孚能科技计划在年推出Wh/kg的低镍富锰体系产品,预计在年进一步提高至Wh/kg。
这样的能量密度水平如何?作为对比,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Wh/kg,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达到Wh/kg,可以看出SPS电池领先麒麟电池。
根据官方透露的消息,孚能科技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将于9月量产,这也就意味着SPS电池解决方案将很快实现量产落地,不过具体落地于哪些品牌、哪些车型,官方并未透露。
在结构创新上,孚能科技的全极耳、多极耳大软包动力电芯,改变了上一代动力电池系统多电芯串联的设计,简化了电池系统结构,而且采用液冷板与底盘一体化设计,半固态大软包电芯直接集成于底盘系统,使系统零部件减少50%,体积利用率增加30%至75%。
众所周知,电池系统体积利用率越高就意味着电芯的有效利用率越高,也就代表着能量密度表现更好,而75%的体积利用率可以说做到了“行业之最”。作为对比,特斯拉电池体积利用率为63%,宁德时代麒麟电池体积利用率为72%。
当然,孚能科技SPS电池体积利用率领先,也得益于软包电池天生在体积利用率上的优势,不过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体积利用率,依然能够说明孚能科技的技术领先性。
这样的能量密度可以轻松实现续航公里,但仅有超长的续航里程仍不足以解决里程焦虑,更高的充电效率也必须同时配备,孚能科技的SPS系统具备从2.4C到5C甚至更高的充放电倍率,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公里”的统一配置。
王瑀介绍了2.4C、3C和4C三种倍率快充电芯,对应带电量kWh、kWh和75kWh,对应续航里程km、km和km,充电10分钟补能40%、50%和70%,分别实现km、km和km的续航里程。
安全:双面液冷、三面传热、NOTP
提升电池安全性的方案同样集中在材料和结构两方面。材料方面主要是孚能科技即将推出的半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的关键是减少了液态电解液,而有机电解液被认为是电池热失控的“罪魁祸首”。
据王瑀介绍,孚能科技的半固态电池可以做到热失控时不冒烟,且温度可控制在45摄氏度,甚至可以拿在手里。
孚能科技SPS系统的结构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