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盲盒向来是“老二次猿”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吉利在上海车展期间也来了一波开盲盒,用时仅5分03秒,台星越L被一扫而空。传奇耶?噱头耶?还是套路耶?星越L凭什么能惹得国内消费者如此趋之若鹜?
自从吉利集团开始广泛利用平台架构(CMA和SPA),整条产品线就开始大幅向沃尔沃的风格倾斜。之前还局限于领克子品牌,后来显然在星瑞的尝试中得到了足够底气,开始放飞自我,对于用沃尔沃的平台造吉利车的操作手法乐此不疲。于是挂着吉利车标的沃尔沃们就喷薄而出,无论从价格层面还是从技术层面,甚至连车身尺寸都开始和那些竞争对手们进行手段莫测的差异化竞争。
说到“手段莫测的差异化竞争”,我们翻译成中文简单展开说明一下。吉利凭借自己的定价先手、动力总成、驱动形式以及CMA超级母体架构的多种技术应用,把星越L设定成了两款车,因此自然而然地就划分出了两个圈层的竞争对手。
两驱星越L和它的对手们
前驱版星越L装备2.0TD中功率输出(Ps)发动机,配合7速双离合DCT变速器。从配置进行划分:豪华型、尊贵型、旗舰型三款,预售价区间在14.8万元到16.8万元。主要瞄准了以长城哈弗H6为代表的紧凑型自主品牌销量担当。
这些售价卡在15万元门槛上的自主品牌紧凑SUV,普遍具有相当高的“基础素质”。无论车身尺寸设定、动力总成配搭还是现下主流的车联网技术无所不有。作为领军车型的哈弗H6更是身负成吨的高精尖配置,以及L2+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从销量上也能看出,哈弗H6常年霸占15万紧凑SUV销量榜首。
对于这些竞争对手,处于“低配版”地位的两驱星越L除了定价与其基本相当,动力总成、科技配置这些与竞争对手持平外,级别碾压的车身尺寸则成了星越L差异化竞争的制胜手段。
四驱星越L和它的对手们
四驱版星越L装备2.0TD高功率输出(Ps)发动机配合8AT自动变速器。从配置上分为尊贵型和旗舰型两款,预售价17.8万元和18.8万元。这两款高配四驱车型则直接威胁东风本田CR-V领军的老牌合资紧凑SUV。
对于这些老牌合资紧凑SUV,抛开“品牌溢价”以外,四驱“高配版”星越L基本上可以进行全方位碾压了。CMA超级母体架构完全体状态时,各种过于奢侈的科技配置几乎全面装备到了四驱星越L上。对于售价普遍在20万元及以上的那些老牌合资紧凑SUV,车机系统大多都处在上个时代,交互屏更是小的可怜。
而横亘在星越L中控台上的10.25英寸数字液晶仪表、12.3英寸数字液晶触控屏、12.3英寸触控高清副驾专属屏组成的液晶屏矩阵,使前者真正做到除了品牌溢价外统统乏善可陈的程度。更别说高配版星越L装备的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ACCSG全速自适应巡航(0-km/h)、上帝之眼°透明底盘、APA自动泊车等等这些独家超前科技配置,足以使这个圈层当中的合资品牌SUV无力抗争。
当然,车身尺寸大一号这种默认属性也同样存在于该圈层当中。
被误伤的中型SUV
由于吉利尽可能压榨差异化竞争的极限,所以在星越L这个紧凑级SUV的车身设定上做得稍微有点过火。因此,不可避免地误伤到了某些中型SUV,譬如曾经风靡一时的途观L。
虽然上述这些中型SUV上市时间比较早,但不可否认它们确实被星越L误伤了。而从配置层面来看,小编甚至不好意思进行罗列,简而言之就是有种“欺负老实人”的感觉。
由上述巴拉巴拉一通分析可以看到,级别、配置、价格和星越L差不多的,尺寸没它大;而跟星越L差不多大的又会出现配置、价格相差悬殊,而被误伤的那些车,虽然尺寸和星越L差不多,但无论技术水平还是用料配置,都完全不在一个位面。因此,吉利在星越L上采用这种田忌赛马式的差异化竞争实在令人情不自禁地想在公屏上扣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