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冰河入梦来,潜行的猎手,二战后苏联无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陆上战场,苏德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了包括“库尔斯克会战”等大规模的坦克装甲对战。在整个苏德战场上,不仅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装甲战术使用理论,也有各种当时性能优异的装甲车辆,而反坦克歼击车就是其中一员。

德国“猎豹”反坦克歼击车

在整个苏德战场上,德国和苏联先后投入了大量的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这些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的生产工艺虽然比有炮塔的坦克更加简单,但是其作战效能却不输前者,无论是德国的“猎豹”反坦克歼击车,还是苏联的SU-85/系列反坦克歼击车,都是令所有坦克敬畏的装备。

得益于在苏德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并没有终止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几个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研究项目,而这些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项目也在战后继续衍生和发展,催生出了许多全新的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型号。

SU-85反坦克歼击车

为了让各位读者朋友们对二战后苏制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的发展历史和各种型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潜行的红色猎手,让大家对二战后苏制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早期SU-85/系列反坦克歼击车的不足——接下来的发展之路在哪里?

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之所以能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得到苏联和德国的青睐,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生产工时更少,但是其火力却非常强大,这在逐渐演变为大规模装甲消耗战的苏德战场上是非常吸引人的优点。

两者使用的装甲底盘是一样的

以苏联早期的SU-85/系列反坦克歼击车作为例子,基本上就是直接使用现有的T-34系列中型坦克的底盘改装而来。苏联军工厂不必再为这些反坦克歼击车重新研发一款全新的装甲底盘,节省了大量军工产能。

其次,因为没有炮塔,火炮被直接架设到了车体上,火炮炮盾加上车体首上前装甲,使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的正面防御能力比同等级的坦克要高上很多。而且,因为火炮直接架设到了车体上,火炮射击时的后坐能量会被更好的分散到车身上,换言之,同样的装甲底盘,无炮塔反坦克歼击车能够使用威力更大的主炮。比如T-34/85还在使用85毫米坦克炮时,SU-已经扛着毫米的D-10S坦克炮大杀四方了。

SU-使用了威力更大的毫米坦克炮

SU-可以看做是原来SU-85的性能升级版,SU-反坦克歼击车上有72%的零部件直接取自T-34/76中型坦克,4%的零部件取自SU-自行火炮,7.5%的零部件取自SU-85,只有16.5的零部件是全新研制的。这样,SU-反坦克歼击车就实现了用最少的成本来获得比SU-85防坦克歼击车更强大的战斗力。

SU-只有少部分零部件是全新研制的

但是这样的改装本身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T-34系列中型坦克的装甲底盘在设计之初并没有想到还要提供给反坦克歼击车使用。虽然后来设计师对底盘内的设备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但是其车内空间还是十分有限,特别是SU-使用的还是毫米定装弹,使得车内空间显得更加紧张。

SU-的车内空间十分紧张

此外,为了获得比SU-85更好的防御能力,SU-的首上前装甲从SU-85的45毫米提升到了75毫米,加上D-10S型毫米坦克炮的重量,此时SU-位于车体前方的诱导轮和负重轮承受了更大的重量,这一切都证明了,T-34系列中型坦克的装甲底盘发掘潜力已经到了极限,寻找全新的装甲底盘已经迫在眉睫。

苏德设计理念糅合的产物——SU-/系列反坦克歼击车

在SU-反坦克歼击车正式获准进入大规模量产的同时,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也开始了对新一代反坦克歼击车的研究。为了解决T-34系列中型坦克装甲底盘承载力的不足,此时的乌拉尔重型机械制造厂也开始尝试使用全新的T-44中型坦克装甲底盘作为新一代反坦克歼击车的底盘。

T-44中型坦克和“黑豹”中型坦克

作为T-34系列中型坦克和T-54系列坦克之间的过渡车型,T-44系列中型坦克在战后苏联装甲车辆演变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装甲底盘相比于原来的T-34系列中型坦克的装甲底盘进行了加强,和德国的“黑豹”中型坦克装甲底盘差距较小,理论上可以承载起口径更大的坦克炮。

新型反坦克歼击车的分为两个版本,分别是搭载D-10S型毫米坦克炮的SU--M-2和搭载毫米D-25S型坦克炮的SU--4。这两种设计方案均采用了T-44中型坦克的底盘,总体上来说是已经在批量服役中的SU-型反坦克歼击车的性能加强版,但是在根本上却没有解决上文中提到的SU-85/系列反坦克歼击车所遭遇的车辆重心靠前和车内空间不足的问题。

此时,随着苏军在战场上缴获了越来越多的德国“费迪南”反坦克歼击车,这种采用后置战斗室设计的反坦克歼击车吸引了苏军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