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这块比亚迪海报上的电池将承受这辆重达50吨卡车的碾压。
要知道,50吨的重卡堪比石头大象的重量。然而当电池被50吨卡车无情碾压之后,不仅没有变形,而且电池安装回车上再次测试后一次启动并且仍然能够正常行驶。是的,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比亚迪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并且首次应用在了比亚迪海报的车型上。新车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采用了ctb技术。ctb指的就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英文全称celltobody技术,代表就是国内新能源销量冠军比亚迪,而特斯拉采用的是CTC技术。CTC指的是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英文全称celltioclasses事实上,两者思路虽然都是将电池上盖用作车身地板。
不同的是,特斯拉将作一等诸多内饰部分直接安装在电池上盖,因此拆卸电池就会更麻烦一些。比亚迪则是保留了白车身的衡量部分,座椅等内饰建装在衡量上,而非电池上盖,因此电池系统整个拆卸更容易一些。此外,保留白车身的衡量对提升车身刚性同样能起积极作用。
也就是说,特斯拉的CTC方案,电池上盖直接充当车身的横向大梁及车内地板,边梁,又作为底盘结构,让车主直接坐在了电池上开车。特斯拉的CTC技术将会搭配一体化压铸技术。在特斯拉的计划中,运用CTC技术后,平均每造一台车可以节省个零部件,车身减重10%,续航里程也会增加。这样虽说车辆整体成本会下降,但相比ctb保留车身横向大梁及底盘纵梁,特斯拉的CTC显得要更加激进了点。综合来看,小编认为比亚迪方案要更加实用。
比亚迪的ctb技术搭配的是比亚迪特有的刀片电池技术,并且实现了纵置排列。而刀片电是技术的特点就是拥有出色的可靠性、安全性,搭配ctb技术会在整体的空间表现、安全性表现方面更进一步。其次海报作为一平台三点零下首款全面采用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新车型,其扭转刚度达到了惊人的4万牛米,超过了不少数百万跑车3万至35,牛米的顶级水平,家用普通车型一般仅为2万牛米左右。有人说在结构强度方面,它可以媲美劳斯莱斯。
事实上,这组比亚迪官方的海报实车测试也很能说明问题。针对车辆侧碰撞的测试中,整车侧柱碰侵入量减少了45%,车身侧面的刚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车辆安全性大大增强。比亚迪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进一步合二为一。动力电池系统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简ctb技术不仅简化了车身结构和生产工艺,还能增加整车强度和刚度。作为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行业的领跑者,比亚迪以深谙汽车行业发展的根基,在于自身的技术硬实力,始终以技术为驱动力,独立自研,已经拥有多项颠覆性的核心技术,从刀片电池到IGBT芯片从DMI超级混动到一平台3.0以及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比亚迪依靠着引领行业发展的技术以及强大的制造能力,打造出丰富系列车型,并稳稳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