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式岸舰导弹发射车采用8×8卡车底盘,每辆发射车上可装载6枚导弹。
据日本《读卖新闻》年12月30日报道,日本正考虑研发可供潜艇搭载的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以获得“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外界普遍认为,这一研发计划将以陆上自卫队的12式岸舰导弹为基础进行。当前,日本正在研发12式岸舰导弹的空基型号和海基型号,陆基型号的升级工作也在进行中。该报道释放出日本将研发其潜射型号的信号,表明日本正以12式岸舰导弹为基础,提升陆、海、空军主动进攻能力。
“基础款”12式岸舰导弹
日本历来重视对岸舰导弹的研发,视其为海岸防御支撑重点。与传统的岸炮相比,岸舰导弹具有射程远、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等优点,可有效阻击敌方舰艇靠近本国海岸,在有利条件下甚至能控制和封锁海峡、航道以及河流入海口等重要枢纽。
12式岸舰导弹由日本三菱重工集团研制,年正式服役。该型导弹全长约5米,弹径毫米,弹重约千克,采用亚音速飞行(0.9马赫),最大射程千米。
12式岸舰导弹采用“惯性+GPS+地形匹配制导+末端主动雷达制导”复合制导方式,不仅具备较高的打击精度,在飞行初段和中段还拥有灵活的制导方式,隐蔽性较强。另外,12式岸舰导弹还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浅纵深攻击能力。导弹发射后,在陆地飞行阶段巡航高度仅50米左右,利用地形掩护,降低被发现和拦截的概率。二是导弹发射时的射击角度较大,地形适应能力强,必要时可从山后发起攻击,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
瞄准3项能力升级
12式岸舰导弹部署不久,日本便开启升级计划。从公开资料看,其升级计划主要围绕3项能力展开。
一是防区外打击能力。12式岸舰导弹的最大射程是千米,日本自卫队对此并不满足。近年来,日本围绕该型导弹射程多次提出升级计划。从千米提升到千米,再提升到千米。目前,这一升级计划已部分付诸实施。日本意在通过提升导弹射程,获得防区外打击能力。
二是多平台发射能力。除提升陆基型号射程外,日本还积极谋求开发其海基型号和空基型号。其中,海基型号于年完成测试,空基型号目前正在测试中。除此之外,其潜射型号的研发工作也将提上日程。日本意在将12式岸舰导弹打造成一款陆、海、空三军通用型导弹。
三是对陆攻击能力。12式岸舰导弹采用地形匹配制导技术,导弹从内陆发射后能够贴地飞行,打击海面目标。同样,这一技术也适用于导弹从海上发射,打击陆上纵深目标。资料显示,日本的目标是在12式岸舰导弹基础上,发展舰载对陆攻击巡航导弹,打击敌方军港或港区内的战舰。未来,其潜射型号同样具备这一作战能力。
潜射改装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