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科技原创]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MPV车型越来越受到一些家庭消费者的欢迎。凭借着较低的价格区间、丰富的配置以及高标准的做工水平等,许多中国品牌MPV车型也纷纷成为了焦点。本次我们找来了两款中国品牌MPV车型中的代表——金杯F50和宝骏,并进行现场对比拆解,希望可以帮助对中国品牌MPV感兴趣的朋友,更直观地了解这一级别车型的内部结构和细节。
一、车辆外部拆解对比
为什么要拆车?以往我们看到的都是关于车型的试乘、试驾或评测,而更多的问题都是通过长期驾乘及维护逐渐暴露出来的。揭开汽车的神秘裙底,探究它的内部构造,考察每一辆车的细节,或许会更加清晰地了解我们购买的到底是辆什么车。
此次对比拆解的两款车型为金杯F款1.6L手动精英型和宝骏2016款1.5L手动舒适型。这两款车价格相近,并且都是非常热门的家用MPV车型。
首先我们分别将两款车的外部覆盖件进行拆解,看看在这层“外衣”的里面,能有多大的区别。
在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金杯F50的前保险杠下方配有雾灯和LED日间行车灯,其中LED日间行车灯可以在白天行车时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提高行车安全性。
宝骏的前保险杠下方同样设计了雾灯,只不过“LED日间行车灯”只是个装饰,不能够点亮,并没有什么实用意义。
两款车的前大灯均采用卤素光源,考虑到较低的售价区间,为正常水平。其中金杯F50采用了远近光一体的设计,没有透镜。
宝骏的大灯采用了远近光分体式设计,同时带有透镜,这点值得称赞,在夜间行车时,经过透镜而汇聚的光线能够减轻眩目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车安全性。
揭下金杯F50的前脸面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层次较多而复杂,而这复杂的层次背后都有着各自的设计和用途。
金杯F50采用了前防撞钢梁和防撞泡沫相结合的设计,在发生碰撞时,除了保证自身的安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行人或其它车辆的伤害。
前防撞钢梁和前纵梁之间设计了吸能盒,这个吸能盒可以在发生碰撞时吸收能量而变形,减少对车辆和车内乘客的伤害,同时也能够减轻车辆的维修成本。
相比于金杯F50,宝骏的前部要更为简洁一些,水箱框架、水箱、前防撞钢梁都清晰可见。
宝骏仅有前防撞钢梁,没有防撞泡沫,并且也没有设计吸能盒,前防撞钢梁直接连在纵梁上。一旦发生碰撞的话,对前纵梁损伤更大。不过好在前防撞梁采用了弓字形设计,刚性强度较高。
拆下两款车的前翼子板,金杯F50的骨架较宽,同时采用了几何式结构设计,强度较高。
相比之下,宝骏的翼子板骨架稍显单薄一些,不过在安全性方面当然也不用过多地担心。
这辆金杯F50搭载一台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7kW(Ps),峰值扭矩Nm。发动机的进、排气布局为前进后出。
这辆宝骏搭载一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82kW(Ps),峰值扭矩Nm。发动机的进、排气布局为后进前出。
车辆外部拆解对比
二、车辆内部拆解对比
内饰方面,两款车均拥有中控大屏及仿皮质座椅,相比之下金杯F50的中控台有软质材料覆盖,手感舒适,中控大屏下的按键为钢琴烤漆按键,回馈力度良好,方便在开车时进行盲操。
金杯F50的中控台采用了软质材料覆盖,营造出一种比较高级的感觉,同时手感也非常舒适,在这个价位区间的车型中,用料还是非常厚道的。
中控大屏下的控制按键采用了钢琴式设计,这也符合当前的设计潮流。实际操作时手感不错,在行车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盲操,避免行车视线转移。
宝骏的中控台虽然看上去视觉效果不错,但是摸上去手感偏硬,给人一种“钱没花到位”的感觉。
金杯F50的地台采用了毛毡设计,毛毡下方有较厚的隔音棉,底板上有大片防共振贴片,这些设计对于提升车内的静谧性都起着关键性作用。
宝骏的地台下方采用发泡材质的消音材料,支撑性更好,同时也有大片防共振贴片。
金杯F50车门内有两条加强件和一条防撞钢管,能够在车门受到侧向撞击时,带来更高强度的支撑,安全性更高。
宝骏车门内有三条加强件和一条防撞钢管,同样具有着较高的强度和安全性。
两款车的车门都配备了较厚的内衬板隔音棉,这点值得称赞,对于阻隔外界的噪音有很大帮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杯F50的第二排车门为侧滑式,对于一款MPV车型来说,第二排上下老人或者小孩时,会更加方便一些。
拆下两款车的第二排座椅,金杯F50的第二排座椅(黑色)较为柔软,并且有两个扶手,舒适性较高。宝骏的第二排座椅(浅色)只有一个扶手。
金杯F50的第三排座椅可以灵活折叠,车内空间有多种组合方式,非常灵活。
宝骏的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能够在需要放置大件行李的时候灵活应对。
车辆内部拆解对比
三、底盘悬挂拆解对比
将外部和内部进行对比拆解之后,我们最后再来看底盘和悬挂,这两款车又会有何不同呢?
这辆金杯F50原配的是路航LS静音系列轮胎,规格尺寸为/65R15,较大的扁平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在颠簸路面的舒适性。
这辆宝骏原配的是佳通舒适系列轮胎,规格尺寸为/55R16,佳通舒适系列轮胎在舒适性和静音性方面表现不错,市场口碑也较高。
再来看刹车系统,金杯F50的刹车系统为前盘后鼓,这样的配置在同级别车型中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不过令人比较意外的是,金杯F50的前刹车分泵为双活塞设计,相比于单活塞设计,双活塞设计能够带来更好的刹车效果。
宝骏的刹车系统为前后四轮盘刹,相比于鼓刹,盘刹的稳定性和刹车效果都要更好一些。
不过宝骏的刹车分泵均为单活塞设计,这点相比于金杯F50的双活塞设计就显得稍微逊色一些了。
金杯F50采用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副车架采用六点固定,增加稳定性的同时,也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
宝骏同样采用了前麦弗逊独立悬挂,但是副车架采用四点固定,相比于金杯F50表现得更加中规中矩一些。
金杯F50采用了后“五”连杆非独立悬挂,承载能力更强,后减震器直接连接在纵梁上,限位块和缓冲块都单独设计。
宝骏采用了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挂,相比于金杯F50的后“五”连杆非独立悬挂,在理论上舒适性要稍微逊色一些。
另外,宝骏的后减震器连接在了后轮的轮旋里,这样的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侵占车内的乘坐空间。
两款MPV同样采用了底挂式备胎的设计,其中金杯F50的备胎是托架式固定结构,拆卸和安装都比较方便,比较人性化。
金杯F50的备胎距离车身后部较近,在取出时也比较方便一些。
宝骏的备胎是吊链式拴紧固定结构,在拆卸和安装时,需要摇动吊链,过程比较复杂一些。
另外,宝骏的备胎距离车后部较远。脑部一下画面,当需要使用备胎时,拆卸下备胎但是离车尾较远,还要趴到车底下才能将备胎取出来,无论是对于男生还是女生都比较辛苦。
编辑点评:通过从外部、内部和底盘悬挂进行拆解对比,我们发现这两款MPV作为中国品牌MPV市场中的典型代表,无论在用料、设计还是细节等方面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当然在动力性、配置、安全性和人性化设计等方面这两款车存在些许差异,根根不同的个人喜好,都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底盘悬挂拆解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