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对外亮相3天后,售价区间在25万-32万的问界M5据传在今天突破了单。
相比今年4月的华为智选SF5「两天单,一周单」,问界M5的订单增长来得更落地,也更让人信服。
从赛力斯SF5到华为智选SF5,再到今天的问界M5,华为对汽车行业的投石问路层层加码,愈来愈深。
AITO问界M5的前世今生
问界M5是正统的「华为汽车」吗?是,也不是。
这是第一款登上华为冬季年度旗舰发布会的汽车产品,与它同台的是华为P50Pocket智能手机、华为WATCH系列智能手表、华为智能眼镜、华为MateBookX智慧笔记本。可以说,除了没挂华为Logo,问界M5享受的传播资源和华为最高级别的消费电子产品线没有任何区别。
但另一方面,在发布会M5章节的开头,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CEO兼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又一次申明华为致力于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定位。
而如果我们去对比今年4月发布的华为华为智选SF5(上)和问界M5(下),发现两款车的底盘设计的差异来得甚至不如一款车的小改款大。
所以除了造型,的区别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
M5仍然是基于赛力斯SF5平台打造的SUV,但在它变成问界M5的过程中:
华为换上了整套自己的电驱动总成,将增程动力的电池规格增大5kWh至40kWh,并在整个车内智能化的部分做了重大升级,基于完整的华为HarmonyOS座舱生态和HUAWEISOUND音响系统重塑了这款车的车内交互和娱乐体验。
从发布会结束后的现场体验来看,这款车的座舱体验,无论是最基础的操作滑动跟手程度还是UIUX的设计,基本处在业内第一梯队的水平。
但华为所做的远不止这些,根据余承东的说法,华为智能手机的工业设计团队和软件团队都参与了问界M5的研发过程。除此之外,1月20日起,问界M5将陆续在全国家城市的家华为门店开启试驾。
这似乎与网传的华为介入了问界M5的设计、研发、工程技术、销售、品牌运营及市场传播相吻合。更进一步,问界的英文AITO全称是AddingIntelligenceToAuto,而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使命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
可以这样说,通过问界M5,华为更多地参与和渗透到了一款车从立项到交付的完整流程中。这显然超越了传统汽车工业泾渭分明的OEM-供应商关系。
华为的投石问路
华为进一步介入品牌、市场和销售,问界M5就能成吗?
其实这个问题,在4月20日3辆华为智选SF5开进上海南京东路的华为全球旗舰店时,就有人问过了。
如果我们去看华为智选SF5,它和赛力斯版SF5的差别更加有限:一台华为出品的后电机、一个HiCar智能互联协议,以及一套由11个扬声器组成的HUAWEISOUND音响系统。这所有的差异加起来,都不及华为把它开进华为线下门店里影响来得大。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品牌的流量能不能简单粗暴地往智能电动汽车这个最大的智能终端品类转化。这个苹果一定在思考的问题,华为先帮苹果实验了。
如果我们以4月为分界线来对比,根据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今年1月到4月间赛力斯SF5的月均销量不到70台,而5月到11月间华为智选SF5的月均销量为台,环比增长%。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月均台依然是一个够不到及格线的销量数据。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华为会在短短8个月后推出问界M5的原因。
但新的问题是,尽管问界M5的华为味儿更浓了,但它和最初的赛力斯SF5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赛力斯SF5和问界M5,就像当年的领克ZERO和极氪。唯一的区别是,领克Zero在并没有交车前就完成了定位的跃迁,但SF5是一款已经批量交付的车。
截至目前,华为智选SF5已经从华为商城下架,取而代之的是问界M5的订购页面。
华为当然知道快速迭代对老用户的影响,所以与此同时,赛力斯也向华为智选SF5车主发了一份信函。
根据信函中的说法,为答(安)谢(抚)SF5车主的陪(不)伴(满)与厚(抱)爱(怨),赛力斯推出了两项权益:
为每位SF5首任车主升级整车及增程器至终身质保
SF5首任车主4年内增/换购问界品牌车型,额外享受0元折扣
此举能平息老车主的众怒吗?我们还有待观察。但问界M5上的第二个问题是:它的辅助驾驶系统似乎和前序的华为智选SF5乃至更早的赛力斯SF5并无不同。
作为一个旨在将Intelligence带入Auto的品牌,智能驾驶技术原地踏步似乎是诸多消费者心存疑惑的地方。
年4月,搭载华为AD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极狐阿尔法S曾以一段从华为上研所出发,在上海闹市安全自如穿行的视频技惊四座,并一度逼得新造车三强蔚来、理想、小鹏三家公司的CEO都出来加油打气立Flag。
11月15日长安旗下的高端品牌阿维塔首款车型阿维塔11也搭载了华为ADS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似乎显得和华为关系显著更紧密的问界M5处境尴尬。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华为和赛力斯,准确地说是赛力斯的母公司小康集团的合作。双方最早是在年1月18日达成全面合作。在彼时的合作中,华为方面出席签字协议的代表是时任华为汽车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何利扬(右五)。
近5个月后,华为才成立了由任正非签发组织文件,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而主导华为小康合作的华为方灵魂人物,某种程度上也是问界品牌的灵魂人物余承东,直到年11月才开始以「华为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投资评审委员会主任」的角色参与到华为的汽车业务当中,而他真正出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更是要到年的5月18日了。
余承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