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2月2日上午,在体育馆路街道法南社区党委书记陈淑凤与本报记者的共同见证下,营房西街2号楼一根破损的供热管道终于修完了。这根管道是一根卫生间的“穿楼管”,楼上漏水要从楼下修,比技术更难的,是各方关系的协调。供暖季到来,因为居民和供热单位就维修事宜迟迟谈不拢,这根管道凉了多日,12户居民供暖受到影响,最终由社区出面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起因
新房的赔付保险成了导火索
12月2日上午,供热单位维修人员来到张先生(化名)家维修“穿楼管”。为了尽可能降低维修带来的财产损失,维修人员仅仅拆掉了卫生间的两小块吊顶,然后把半个身子探进吊顶的窟窿里。而张先生看维修人员太辛苦,早早给他们备了茶水、饮料,嘱咐他们别光干活儿,歇会儿喝口水。张先生和维修人员配合默契,完全看不出有什么隔阂。殊不知在此之前为了修这根管道,相关各方经历过怎样的曲折。
维修人员通过吊顶的窟窿检查供热管道受损情况。
今年10月,东城区营房西街2号楼居民张先生刚刚忙完了新房的装修,欣喜的这股劲儿还没过去,11月今冬供热季一来,便遇到了愁事——供热单位的工作人员来敲门了,楼上的供热管道漏水,却得从张先生家修,刚装修的房子可能就得“破相”。
原来,漏水的管道是卫生间的供热管道,这根管道顺着各层楼的楼板一穿到底,俗称“穿楼管”。涉及维修、换管,需要楼上和楼下两户居民共同配合才行。维修人员发现,张先生家的卫生间装修时,做了一层包封,管道堵在了墙内,这一行为违反了《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要修管恐怕得先拆墙。
“这一点我确实做得不对,我同意拆墙。”张先生说,在查询相关法律法规后,他支持拆除管道包封,但是也仍心有顾虑:拆墙、换管,在供热季大动干戈,施工过程中或管道维修后,万一出现跑冒意外,刚装修的新房谁来赔付损失呢?
事发当日,维修的事情暂时搁置,张先生和供热单位商议,由供热单位提供一份双方认可的协议,写明维修中如发生意外的相关事宜。不料想,事后这份协议却成为了矛盾的导火索。
协议中的若干提法双方难达成一致,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协议中提到,如发生意外则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张先生说,不知道供热单位与保险公司之间是否已有合同在先,“如真发生意外,保险公司不认怎么办?”于是提出希望看看供热单位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同,这一要求被供热单位拒绝。
讲述
进退两难求助社区
根据张先生讲述,无论是他还是供热单位,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希望赶紧修好漏水的管道,因为管道不热不仅是楼上楼下两家的事,这根管道串联着楼里12户居民家的卫生间。但自从双方开始跟协议较真儿,便陷入了一个怪圈——维修人员多次上门,却因协议问题施工遭拒;维修人员屡吃“闭门羹”,张先生再翻回头来谈修改协议的事,也变得更困难。
“我那几天真的是进退两难。”张先生说,一边是自家可能出现的财产损失,另一边是楼里的大爷大妈等着暖气的热乎气儿,很难抉择。连着几天,他楼上楼下跑,跟受影响的邻居们解释,希望大家多包涵,同时也和楼里的老人们说,如果家里温度不达标,别舍不得开空调热风,电钱他来出。
一直僵持总不是办法,张先生向社区求助调解,缓和他和供热单位之间的关系,同时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法南社区党委书记陈淑凤了解到事情原委后,立即着手开始“双向”调解工作。通过积极引导,有社区的见证,张先生不再坚持协议的细节修改问题;供热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也接连研究了多套维修方案,其中一套临时维修方案可以将维修时产生的破坏降至最低,方案得到了张先生的认可。
意外
一个电话节外生枝
经过社区的调解,眼看着双方的心结都解开了,维修的日子再一次定下来。在维修的前一晚,张先生想着再给供热单位打个电话,继续缓和关系,也道一句辛苦,不料这通电话却和自己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包封管道是错误的,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我也说了可以改!”和供热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工作人员再次提到了管道包封的问题,话赶话越说越“窄”,协议的事情不再提了,包封的事又成了话题的焦点。
究竟是维持原本的临时维修方案,还是张先生先自行拆除暖气包封再谈维修,事情再次陷入了尴尬的困局,定下的维修日期又因为这通电话延后了。
协调
社区联合媒体共同“破冰”
“我和两边沟通的时候,都很积极,怎么一到上门又出问题了?”12月1日,记者来到法南社区,陈淑凤也了解到了事情的最新进展,开始了和居民、供热单位的新一轮沟通。同时本报《我们日夜在聆听》栏目也接到了张先生的求助,由此社区、媒体共同出力,为破解“穿楼管”维修难题“破冰”。
根据本轮社区及记者的调解,张先生和供热单位不再纠结之前产生的矛盾点,协议问题、管道包封问题通通搁置。12月2日上午,在社区和本栏目记者的共同见证下,“穿楼管”的维修正式开始。记者看到,维修人员将楼上锈蚀的管道截去了一段,再将张先生家卫生间的管道截去一段,随后用套管将截断处衔接起来。
维修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临时维修方式,既可以降低损失,也能保障楼内的供暖快速恢复正常。待供热季结束,再采取“冬病夏治”的办法,彻底解决管道的老化锈蚀问题。
经过维修人员3小时施工作业,管道的临时维修完成,维修过程中未出现任何意外情况。当日下午,张先生告诉记者,开始试水了,经过维修的管道没有漏水迹象,受影响的12户居民家,卫生间暖气逐渐来了热乎气儿。当晚,张先生为感谢社区为解决难题做出的努力,准备给社区送去锦旗,并特意嘱咐锦旗的制作单位要在锦旗上写这样一句话,“百姓事事事入心,居民声声声入耳。”
手记
物业还得多把一道关
从上个供暖季后,各供热单位都在积极开展“冬病夏治”工作。梳理往期报道,各供热单位采取了先易后难的办法——维修更换楼底盘管、楼道管道,首先解决了公共区域管道老化问题,同时通过改变阀门设置方式,逐渐将户内公共管线阀门外迁,放水、放气不必再入户打扰居民。
但是入户换管仍是各供热单位的努力方向,这不仅需要广大居民的积极配合,同时栏目建议小区物业能多帮忙把一道关。居民家装修时需要在物业报备,但记者发现目前报备的目的仅仅是保障装修垃圾的可追溯,物业可为居民出一份清单,标明户内哪些墙壁、管线不能更改,避免施工结束后因装修方式不当,引发财产损失及各方的矛盾,由此逐渐扭转入户协调难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