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的时候,合资车就是汽车的代名词。国产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卖点,那就是低价高配t不但动力足,空间大,配置也非常高,而且在内外型设计方面,非常讨好国人的喜好。但是就算这样,卖的最好的,依旧是合资车。
以20年各品牌的年销量举例,排第一的是大众,累计年销量为余万辆。排第二的是本田,二田累计年销量为万余量。排第三的是丰田,二丰累计年销量为万余辆。排第四的是通用,年销量为万余辆。排第五的是国产吉利,累计年销量为万余辆。排第六的是长安,年销量为95万余辆……可以看到,在大陆市场,大众,丰田,本田,日产,通用占据了极大部分销量。而一直觉得自己行了的国产车,销量虽然稳步推进,但是离合资车还有不少的差距。尤其是排在后头的比亚迪,上汽,广汽等知名车企,年销量加起来还没有大众一家高。
而国内市场卖得最多的轿车,第一是日产轩逸,一台车的年销量是比亚迪全车型销量的二倍还多。后头依次是朗逸,卡罗拉,宝来,速腾,英朗等合资车,前二十里头,国产车只有帝豪跟逸动。
卖得最多的SUV,前二十国产有哈弗H6,吉利博越,长安CS75PLUS,哈弗M6,奇瑞瑞虎8这五款,其余的全部是合资SUV。
从数据来说,合资车确实卖得比国产车好得多,原因就在于合资车比国产车好。本人是国产车车主,也开过合资品牌的车,在我看来,合资品牌在某些方面确实优于国产车。
第一,合资车比国产车在面子上有天然优势。
对于我们农村地区的人来说,有钱买车,就说明买车的人有钱,别人说话间也会客气几分,也会不自觉高看几眼。
但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我买了一台国产车,还是SUV车型,别人看到车标,都第一感觉是这车几万块钱买的?质量好不好?
一朋友买了一台朗逸,挂着大众标开回去,老人家就觉得这车至少十几万,因为他们只认识大众标,潜意识就觉得挂着大众标的车不便宜。其实大众车优惠巨大,虽然贵一点,但是没想象的那么贵。
所以,合资车比国产车好的第一点,那就是面子好看,买了挂合资车标的车,自带面子加成,至少比国产车有面子。
第二:合资车在发动机匹配调教方面,比国产车好一些。
关于这点,我也看过,对比过很多同级别车型,甚至同马力车型的油耗,发现在同等条件下,合资车的油耗确实比国产车有优势。
轿车这边,轩逸使用1.6L马力加五档手动变速箱的油耗为5.68~7.9L,综合油耗6.83L。自动挡的轩逸,为6.93L/km。
国产车这边,我们略过油耗偏高的吉利,拿老二长安来说,其紧凑级轿车逸动,1.6L马力加六速手动挡的油耗为6.65~8.54L,综合油耗为7.6L。CVT版本车型为7.66L。
SUV这边,本田CRV使用1.5T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CVT变速箱,油耗在6.8~8.75L,综合油耗为7.78L/km。
国产车这边,略掉油耗大户哈弗,吉利,长安(综合油耗9.6~10.5L),以发动机出名的奇瑞瑞虎8举例,1.6T马力搭配七速湿式双离合,油耗范围在7.46~9.56L,综合油耗为8.51L。
如果不考虑价格,合资车的油耗,确实比国产车低1L多点。这里头,原因很复杂,比如国产车安全性好,车更重。外观漂亮,轮胎更大,更费油。马力略大,也费油。但是我觉得根本的原因还是调教不到位,导致油耗偏高了点。调教是个技术活,现在80%的自主品牌,可以自研发动机跟变速箱,但是发动机跟变速箱的匹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合资车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可以树立品牌形象。
现在谈到国产车,我们只能说国产车的发动机马力上去了,扭矩上去了,油耗略微好点了,变速箱也全部由干式双离合换成湿式双离合了,其他比较拿得出手谈一谈的,也就是奇瑞1.6T可做到马力,比亚迪骁云插混,1.5L可以做到43%的热效率了。至于长安的蓝鲸,实锤虚标,虽然不差,但是差了点意思。
但是合资品牌这边,可以谈论的技术就太多了,而且还都是独门绝技。比如发动机这边,通用有智能缺缸技术,可以通过特制的凸轮轴中断中间两个气缸的配气,并中断点火和喷油,这时候四缸发动机就会双缸发动机,一台2.0T马力的中型车,油耗不到8L。
比如日产有可变压缩比技术,可以将压缩比在14:1与8:1之间切换。中低负荷提高压缩比实现更高热效率,优化油耗。高负荷降低压缩比,可以提高扭矩,提升动力。
比如丰田的D-4T技术,采用双VVT-iw可变正时气门技术,可在奥托循环跟阿特金森循环之间无缝切换,在动力跟油耗之间取一个较好的平衡。相比之下,国产车发动机技术一直在追赶,还没有形成独特,有看点的技术。
第四:合资车的车型都是迭代车型,质量相对稳定
合资车因为发展的早,在进入国内市场之前,就已经在市场上售卖了。现在合资车动不动就是“XX代车型”,比如雅阁,第一代雅阁汽车诞生于70年代的北美,现在已经到了十代雅阁了。
目前国内迭代次数较多的,应该是奔腾的B70,90年代发布,现在是第三代。比亚迪F3,第三代。哈弗H6,第三代。
对于大部分合资车来说,初代车型经过不断的改进,一些原本存在的毛病会一点点改善,质量会趋于稳定,这也是合资车喜欢标榜自己车型是多少多少代的原因。
第五点:合资车的零部件质量有标准,国产车大部分车型零部件标准是虚构的。
合资车型,因为销量多,所以有一套完整的零部件标准。比如一块塑料件,冷,热环境要做0小时的测试,这样才能测出该配件是否符合标准,质量也会更好。由于汽车是有一万多个零部件装配起来的,大到发动机,小到雨刮器,都有一套完善的质量标准,要求该零部件用到多久才会出现性能衰退,或者直接罢工坏掉。
这些质量标准,都是合资车品牌经过多年时间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相对完善。而国产车,也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很多零部件的质量标准,据说是照抄合资品牌的质量标准。除了照抄,国产车的零部件标准大多不会跟着标准走,都是差不多就得了。原因在于国产车出货少,零部件是产业链采购的,零部件质量需要供应商检测,但是检测要钱,国产车非热门车型是不愿意花这个钱的。
就拿我那车来说,左前门锁块是通病,悬挂打铁声也是通病,这就是零部件标准不严导致的。
最后,合资车买的人多,自然有其道理。不过据我观察,现在的国产车,虽然在油耗,底盘质感,零部件质量方面有些瑕疵,但是就价格来说,绝对对得起消费者花的钱。
就我这台车来说,小毛病有点,三大件没问题,代步家用很省心,对得起价格。如果要买车,国产主流车型,可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