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聊汽车品牌#
汽车的驾驶品质是一个很玄的概念,让没有长期用车经验的人去驾驶面包车也会感觉挺不错,反之驾驶同一台车的新车和旧车也能感受出有些不同;而究竟有哪些差异却还说不好,于是均以“松散”来概述。
底盘的松散是种什么感觉呢?简而言之应当有三个特点。
方向盘指向模糊
转弯循迹能力减弱
车辆不能按照驾驶员意图运行
造成这三点变化的原因均在于“悬架”,汽车的悬架分为两部分,弹性元件(各种弹簧)负责支撑车身,减振器用于限制弹簧弹跳频率以保持车身稳定;另一部分则是各种连杆或“臂”,比如多连杆和双叉臂,这些结构都不是用于支撑车身,而是用于“车轮导向”。
汽车转弯的时候会因为产生的侧向力推动车身侧倾,同时车轮也会侧倾;下面这张图片是麦弗逊和双叉臂悬架的差异,麦弗逊少了一组上A型臂,转弯时就很难有效控制车轮左右倾斜,单纯依靠防倾杆的作用很有限。
这是不同类型的车辆的驾驶品质会有差异的原因,当然也不是说麦弗逊就无法实现理想操控,有些跑车也用麦弗逊悬架;重点在于悬架的调校,低端独立悬架也能够调校出高水平,只是调校的成本非常高。这不是本篇讨论的重点,重点在于汽车的悬架不会变,为何开新车的时候体验良好,开上几年后就会变得很差呢?有些车的新车转向非常清晰,方向盘转一点就能有效控制车辆行驶轨迹,方向盘转多少、车头该指向哪个方向是能够预判的。
但如果悬架连杆的角度发生了变化,感觉就会大不相同,悬架的角度是会在使用中改变的。
在正常驾车的过程中,每次车轮冲击减速带、高强度冲击起伏路面,或者压到异物的时候都会对悬架产生冲击,角度则会缓慢地发生改变;且悬架的不等速万向节、准等速万向节或等速万向节都会受到影响,球节胶套也有可能损坏漏油,一旦因这些因素导致悬架的角度和出厂时的标准不同,那么车辆在转向或起伏的时候对车轮角度的控制能力就会出现变化。
其中如果某个车轮的悬架出现问题,转向的时候车轮倾角的差异更会影响驾驶品质,说白了就像是“顺拐的小狗走路”一样,感觉是非常别扭的。
“四轮定位”可以让松散的底盘重新变紧凑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
四轮定位不是保养项目而是维修项目,底盘变松散影响的不仅是驾驶品质,同样影响行车安全。
四轮定位的概念就是“修复悬架参数”,把车辆开到举升机上,在四个车轮上安装传感器,采集的是车轮的角度。
随后由维修人员钻入车里去调整悬架,把可以调整的部分的“拧一拧”,拧到车轮的角度和出厂时的标准相同即可;这也再次说明了悬架中的“连杆”是用于导向车轮,一旦车轮的角度“回正”,驾驶感受就会和新车相当了。不过如果有损坏的胶套或球节也要及时更换,否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最后需要了解的是“车身刚性”的变化对驾驶品质的影响,这是无法修复的问题!家用代步车多为轿车和SUV,这两种车型都是框架式(承载式)车身,也就是用钢板冲压焊接的结构,就像是个“鸟笼子”。汽车在起伏路面行驶的时候,看似“很刚”的车身其实是会明显变形的,只是在车内感觉不到;但如果从车外去观察则能发现,尤其是尾门或尾箱很容易发现,尾门的缝隙偏大,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防止车身扭转的时候导致车门与车身挤压,然而即便不挤压也能在崎岖路面上看出两侧的缝隙有明显偏差。
车身频繁的扭转会让材料强度逐渐变差,出现所谓的“金属疲劳”,也就是材料从内部出现断裂;随着金属疲劳的程度加剧,车身可扭转的幅度会变大,这显然会影响激烈驾驶时的车身姿态。
但是材料的“疲劳”无法修复,所以汽车总会有个“报废周期”,即便是取消报废周期的普通乘用车型也还有比较短的自然报废周期;一般来说车龄超过10年的车即便去修复悬架也难以有理想的驾驶感受,就像是人入暮年后即便练得满身都是块,但是“骨质疏松”是改变不了的现实。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