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划17年无果奇瑞系拟重启上市征途中国

本报记者盛兰张家振上海报道

从年开始筹划算起,奇瑞汽车谋求上市之路已走过了17年。

作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阵营中的一员“老将”,奇瑞汽车并未停止搏杀资本市场的步伐。近日,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新能源”)高层人事换防、尤其是尹同跃亲自挂帅的消息,增加了外界对于奇瑞新能源冲刺IPO的想象空间。

相关消息显示,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控股”)、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将接替李立忠出任奇瑞新能源董事长,而李立忠返回奇瑞控股任职。与此同时,奇瑞控股副总经理、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商用车”)总经理鲍思语将接替高立新出任奇瑞新能源总经理,而高立新则调往奇瑞旗下动力电池企业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向奇瑞新能源方面求证,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件事,公司应该会发统一的公告,其他的事情不太清楚。”而奇瑞控股方面则表示:“目前未看到正式任命。”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人事变动或是在为奇瑞新能源独立上市做铺垫,以加速冲刺IPO的步伐。对此观点,奇瑞控股方面对记者回复称:“当前,上市的日程在按照公司的既定计划正常推进,暂时没有可对外公开的信息。”

资产腾挪

长期以来,谋求上市一直是奇瑞新能源确立的主要目标之一。

早在年,海螺型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决定收购奇瑞新能源,而该资产重组事项也被外界认为是奇瑞新能源企图“借壳”上市。不过,由于当时奇瑞新能源尚没有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海螺型材最终选择了终止收购。

年,奇瑞控股高层再次对外表示,奇瑞新能源将在当年底登陆科创板,但最终并未如愿。直至年,随着奇瑞混改完成,奇瑞新能源上市计划再度被抛出。而此次奇瑞新能源高层人事换防,或将意味着公司的上市日程已经开始逐步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奇瑞新能源高层人事换防中,奇瑞商用车总经理鲍思语拟出任奇瑞新能源总经理。在业内人士看来,此举或是为奇瑞商用车并入奇瑞新能源,提升奇瑞新能源估值并为获得主板上市资格扫清障碍。

据相关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奇瑞新能源正筹划上市,目前的估值不到亿元,奇瑞控股希望奇瑞新能源上市后的估值至少可以达到亿元。为此,尹同跃将奇瑞控股旗下优质板块并入奇瑞新能源以抬高估值,而奇瑞商用车恰好是奇瑞新能源所需要并入的优质板块。

记者查询奇瑞商用车的工商变更记录也了解到,今年6月30日,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由周必仁变更为尹同跃,经营范围也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动,由“汽车底盘、重型、中型、轻型汽车、乘用车等系列产品研发、制造、销售”等变为了“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批发及零售,新车销售”等。

不过,对于公司经营范围及人事发生变动的原因,记者致电奇瑞商用车方面,截至发稿时未收到相关回复。

有分析人士指出,奇瑞新能源实现在A股主板上市的目标,需要满足连续三年净利润超过万元的条件。相关数据显示,奇瑞新能源旗下乘用车型在年至年的销量分别为6.2万辆、4.7万辆和4.3万辆,奇瑞新能源乘用车的累计销量直至今年才取得大幅度增长,前6个月的累计销量为3.3万辆。

汽车分析师张翔向记者坦言:“实际上,奇瑞新能源汽车的起步比较早,并且在早期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销量是名列前茅的。然而,随着技术的升级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标准提高,由于奇瑞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不足,而逐渐被造车新势力等取代。”

而成立于年的奇瑞商用车,旗下的控股公司包括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以下简称“奇瑞万达”)、芜湖泰瑞汽车有限公司和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河南”)等。根据奇瑞商用车发布的信息显示,奇瑞万达在年的全年营收为8.1亿元,利润额为万元。而奇瑞河南在年便已经实现全年产量15万辆,产值突破亿元。

有分析认为,将奇瑞商用车与奇瑞新能源进行捆绑,扩大总资产规模后,有利于增加上市成功率,且能拉升市值。

一波三折

在年9月,尹同跃再次对公司上市表明态度:“增资扩股完成后,奇瑞已将加快上市工作提上重要日程。”

事实上,奇瑞在年便开始筹划上市事宜,中间经历了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完成“混改”等,但由于一系列内外部的原因,奇瑞上市直至当前仍然“悬而未决”。

张翔向记者解释道:“奇瑞没有抓住发展红利的原因,主要是体制导致的。此前公司是由芜湖市国资委旗下的投资平台控股,领导流动频繁且决策能力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如今,体制改革已成为奇瑞重新谋划上市的“突破口”。招银国际分析师白毅阳向记者透露:“在年,奇瑞控股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改后,市场才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