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M113泪眼婆娑辛苦干了60年,终于

根据美国军事网站消息,用于替换M的AMPV装甲运兵车已于近期正式生产完毕。据悉,这款装甲车是由美国BAE系统公司生产的,合同于年便已经签订。根据协议,BAE公司将在几年内向美国陆军交付约辆该型装甲运兵车。尽管协议要求今年3月就应交付,不过因为疫情与美国国内问题影响,BAE公司将交货时间推迟到了9月2日。

M自越南战争期间便是美国陆军的主力运兵车,时至今日仍然在不少国家服役。由于需求量巨大,这款运兵车被授权多个国家生产,算上各国的“国产版”,总产量达到了八万辆左右。不过,这并不是说这款装甲车就非常完美,实际上它的问题也很多。最令美国陆军头疼的一个问题是M的装甲实在是太薄了,越南军队曾经使用12.7毫米重机枪的穿甲弹在较远距离上击穿了M的正面装甲,更别说穿甲能力更强的14.5口径重机枪了。在战场上,M可怜的装甲只能帮助其抵挡7.62毫米口径的轻机枪射击,在如今反坦克武器密集的年代简直是“裸奔”。

另外,比起轮式战车斯特瑞克,M的行驶速度也严重不足,在战场上可谓是又脆又慢,甚至连装甲车标配的射击孔都没有。不过,M在造价方面的确对得起自己的性能,上世纪80年代的合同单价为17.84万美元。

要明确的一点是,M2骑兵战车属于“步兵战车”,缩写为AFV,而M与美军新式运兵车AMPV属于装甲运输车,也就是APC。在步兵下车后,AFV需要与步兵协同冲锋,而APC在放下步兵之后则停住不动,用机枪火力掩护步兵分队。在美军内部的军事测评中,这款装甲车不具有跟随M1主战坦克作战的能力,最多也只能与老式的M60主战坦克协同。

在冷战中后期,美军研发出了M2骑兵战车来伴随M1主战坦克行进,M也降格成为专门的人员运输车。随着美军不断“精兵简政”,缩小本国重型机械化部队规模,美军总算也想起了装甲车这款几乎被遗忘了的车种。很好理解的一点是,不管是AMPV还是M的造价都远远低于M2步战车。

AMPV被戏称为“无头布莱德利”,从外表上来看和布莱德利真的只差一个炮塔。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一说法还算准确。BAE公司为了节省设计和制造费用,并没有另起炉灶设计出一款全新的装甲运输车,而是在公司仓库储存的M2步战车底盘上修修改改,才设计出了AMPV这么个赶工产品。

同时,AMPV采用了大量以色列关于装甲运兵车的经验,并没有追求高速能力,最高速约为61公里每小时,在越野时估计最高速度也就达到40公里每小时左右。降速换来了无与伦比的装甲,甚至被称为“小坦克”。AMPV总重量达到了36吨,比M2步战车还要重上一些,其防护性能也要强于M2步战车。AMPV车身采用了全焊接铝制装甲,同时可以根据作战需要爆破反应装甲,在爆破反应装甲外侧还可以套上一层防火箭弹栅栏,也就是“套娃式防护”。车底也采用了防地雷设计,将铝合金材料换成了更为坚硬的钢制护板。这款战车正面可以抵御30毫米机炮穿甲弹、全向具有防御14.5毫米机枪弹的能力,同时采用了最先进的主动防御系统,可以使用榴弹摧毁来袭的反坦克导弹。

AMPV也十分注重电子作战能力,装备了通用动力公司研发的WIN-T(WarfighterinformationNetwork-Tactical)系统,在美军指挥官的指挥设备上可以精确显示每一辆AMPV的详细位置与作战情况,可以让指挥官更有效地部署车辆。同时,AMPV搭载了一套电子作战系统,在开启状态下可以自动识别路边炸弹与电子遥控炸弹,以提醒驾驶员小心避让。为了维护这些电子设备,AMPV上还有一套功率不低的发电设备,可以说是十分齐全了。未来,随着美军需求的不断改变,AMPV也可以改装为自行迫击炮、医疗救护车、指挥控制车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