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只漏水沉没,专家挖遍河滩后,唐代超级工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在蒲州即今山西运城永济市,历来流传着黄河铁牛镇河的传说。曾经,金元战火之际,渡桥被毁、铁牛随之没入河中,从此不知去向。而晚清时期,生意遍布全国的晋商行船经过蒲津渡,多次出现船只破洞漏水甚至沉没的怪象。这样的沉船怪谈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在当地流传,而黄河底部多淤泥而少礁石,怎么会把船只弄破呢?

挖遍河滩,船只沉没与铁牛联想

上世纪80年代,永济博物馆馆长樊旺林听到这样的奇闻;又联想到20世纪40年代,当地老人曾说起枯水季下黄河能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会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故事。两个不同时期的传说叠加到了一起,樊旺林猜测铁牛很有可能沉到了附近的黄河里。

为了挖掘黄河铁牛,樊旺林带领团队耗时一年,在蒲津渡附近一千多平方米的河滩上打了五千多个探洞,终于发现了传说中的黄河铁牛。当时,团队先后共挖掘出四尊大铁牛、四尊铁人、七根铁柱、两座假山和铁夯墩;与史书《唐书志》中的记载基本一致。

为了一睹这失而复得的黄河铁牛,我们在去鹳雀楼参观之前,特意去了一次永济的蒲津渡遗址。如今免费开放的遗址公园里,在公园内专设了一个小型展馆,围绕铁牛的铸造和蒲津桥的兴衰史,讲述了黄河铁牛的前世今生。

大唐盛举,造出了超级基建工程

展馆不大,展陈手段也很一般,但是想要知道的答案,馆内都一一交代了。在唐代开元年间,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当时的蒲州作为唐中都,既是军事重镇,又是交通要冲。时任中书令的大臣张说向唐玄宗提议在蒲洲建造一座蒲津桥,完善这一秦晋之间的通衢要道。这个提议与玄宗的想法不谋而合,皇帝当即应允。

▲公园内复建的浮桥模型

而在唐玄宗之前,唐代经历了一系列的政局动荡,同时北部的突厥,西部的吐蕃也趁机出兵侵犯边关。因此,在当时的长安周边,急需造一座极具运输能力的渡口;平时既可满足商贸往来,又能在紧急时刻集结屯兵。于是,满足上述要求的蒲津渡,在唐代大手笔的“投资”下,成了中国铁器铸造史上的一项超级工程。

经过以张说为主事的群臣们集思广益,蒲津渡的方案最终敲定为:一、将浮桥的连舟竹索改为铁索;二、加固石堤;三、铸铁牛为索桩。唐开元十三年(公元年),这一浩大工程开始后,最重要的便是炼铁。当时的大唐为建蒲津桥可谓举全国之力,按照最终方案,用了全年铁产量的五分之四。从此秦晋间往来,无论商人平民还是大唐铁骑,横跨黄河时皆如履平地。

用数据解读“铁牛神话”

在蒲津渡遗址的展馆内,特地展出了四尊大铁牛的各项数据。四尊铁牛的长度分别在厘米至厘米之间;高约厘米。加上下面的底盘和铁柱,最轻的一尊重量为55吨,最重的竟然达到了78吨。当时考古挖掘时,四台重型吊车都无法挪动一尊铁牛;蒲津渡的黄河铁牛也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历史最早、体积最大、分量最重、数量最多、工艺最精的渡口铁牛,是中古时期铸造工艺的巅峰之作。

年,蒲津渡遗址挖掘时,吸引了各级文物部门以及考古、桥梁、冶金、水利、雕塑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