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艺同步分析、工厂制造和产品设计三个团队为主导,校核识别通过性问题,提出最佳解决方案。以产品投产时达到高品质、减少后期设计变更、降低开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为原则,兼顾提升整个体系的平台化、模块化和自动化水平。
主生产线输送和移载通过性分析
1.主生产线通过性分析
首先校核外形尺寸,将产品长、宽、高外形参数尺寸与产线工艺约束中允许范围进行校核,判断产品外形是否能够通过产线。如车型超出工位节距要求时,前、后保险杠及前端模块等工位操作困难,超宽时吊具吊臂宽度难以满足。其次校核输送物流孔系统的通用性,将产品逐个与PBS滑撬、前内饰线滑板、底盘线吊具、合装系统和后内饰滑板的主输送线载具进行匹配,校核载具的定位销、托块是否与物流系统的X、Y、Z方向匹配。再次校核各载具重心是否满足输送要求,各载具校核时结合产品的轴距和重心位置,判断输送时的平稳性。最后校核产线承载范围是否满足,传统燃油车产线部分输送能力可能不满足电动汽车输送要求,纯电动汽车的电池质量可达到kg,最大整备质量达到2.5t,需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