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有蜗友问:国产电动车和海外品牌电动车,谁更强?
萌哥今天帮你做解答!好简单粗暴的问题啊,不过你简单粗暴的问,我不能简单粗暴的答。
前几天正好看到去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的一个排行榜,前十的排名里,有5家是中国品牌;前20的排号名里,中国品牌则占了12家。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国产电动车基本还是国内本土销售为主,所以你可以看到国内的电动车市场有多么旺盛,当然也说明了,国产电动车发展有多快,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已经完全和海外电动车有分庭抗争的实力。
蜗牛车志制表
那么,回到你的这个问题,国产品牌电动车和海外品牌电动车,谁更强?汽车是一个很复杂的产品,尤其是正处于激烈竞争中的竞品间,其实你是没法做出一个谁强谁弱的定论。就好比丰田和本田谁更强?奔驰和宝马谁更弱?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判断和观点。
但是,如果把一台好车的不同部份和环节给切分开,我们还是可以有一些定论的:
当前的国产电动车,在哪些环节超过海外品牌呢?
首先是动力和续航两个基本参数。以20多万的主力家用电动车来看,国产品牌电动车,基本上都配备了一颗匹马力以上的大电动机,百公里加速可以跑进7秒内。如果增加一些预算,30万左右,直接可以给你双电机,动力就很暴力了,比如比亚迪汉EV、极狐阿尔法S、极氪这些车的双电机四驱版本,加速都轻松可以干到4秒左右。
电动机功率参考
而海外目前主推的一些家用电动车,比如大众的ID系列、别克和雪佛兰的电动车、宝马的iX3电动车,包括今年陆续上市的丰田和本田的电动车,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对动力的配置却并不激进,基本和家用的主流燃油车加速差不多。
非作为竞品对比,仅为展示其电动机功率
当然鸡血版的车也有,比如特斯拉的performance版本、福特的mustangmcah-EGT版这些车,但价格就要40万了。
另外就是续航里程。
国内买车人特别在乎这项参数,所以国产电动车在这个领域也是拼得相当酷烈。一年多前,公里续航已经算是超高配置了,而现在,公里、公里续航的量产车越来越多,甚至公里续航的车也陆续出现。
而反观海外品牌的电动车,却明显要克制不少:标续版一般就是一颗60-70度左右的电池,长续航版加到80多度,实际续航里程差不多就是多公里。
当然,我们都知道,对于电动车,动力和续航其实基本没啥技术含量,无非就是厂家给多装一颗电机,电池大一点而已。那么有技术含量的环节,什么地方国产电动车比较领先呢,我觉得是智能驾驶和车机系统。我们可以看到,从硬件环节,无论雷达头、摄影头的配置数量,还是激光雷达之类新技术的量产速度,同级别的国产电动车已经明显超过海外车型。
包括软件系统和智能算法,都迭代发展得特别快,当然,这也是基于国内智能电子产业这几年的爆发性发展,这个领域本来已经成为新一轮的“中国优势”。
而在我们更直接感觉到看到的地方:国产电动车配置的屏幕更大,车机系统更炫,而且也更加开放,支持更多的app和玩法。
除此以外,我觉得国产电动车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外形设计。国产电动车新品牌比例很高,他们基本没有什么束缚和惯势,天马行空,胆子很大;所以可以看到,国产电动车,特别是那些新势力电动车的外形都非常炫,非常有未来感和科技感。
而海外电动车,特别是大品牌的产品却保守得多,你总能看到他们传统车型的影子和轮廓,步子迈得还不够大。
海外品牌的电动车,优势又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知道,电动车虽然看似一个新物种,但本质上,除了动力系统的不同,它还是一台标准的车,所以作为车的一些基本面,比如底盘、悬挂的设计和调校、造车工艺、品质和成熟度,海外品牌毕竟有更多的积累和经验,所以仍然有优势。比如动力环节,虽然它们的加速没那么激进,但你会觉得调校得更合理和顺畅,会比很多国产电动车更好开,更好控制。
此外,对于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他们会更沉稳和务实一些,没有国内品牌那么着急,那么功利。产品的均衡性和成熟度更好,他们不会过于专注于噱头和数据,或者产品不成熟就匆匆上马。比如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