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上的合纵与连横

白癜风医药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撰文

吴先之冷泽林

编辑

王潘

年上半年的一天,PIXMoving创始人喻川给投资人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滑板底盘,既有科普,也描绘了广阔的前景。

“你们PPT做得挺好。”

激情的演讲与美好的前景没有换来资本的青睐,反倒被投资人泼了一盆冷水。在国内,不仅有面向中低速市场的PIXMoving,面向高速乘用车市场的初创公司悠跑科技同样遭遇过投资人的冷眼,不少投资人告诉他们,不太看得懂滑板底盘。与此同时,两家也都曾在招聘过程中被人所误解。

年11月10日,Rivian的创始人Scaringe按下了纳斯达克的按钮,同时改变了国内的一切。

喻川告诉光子星球,Rivian上市后,外界改变了对滑板底盘的看法,“甚至有时候都不用再去解释什么是滑板底盘,投资人翻开Rivian的招股书就会脑补。”那些曾经拒绝过悠跑科技的投资人也改变了态度,中断的谈判也重新恢复。

一些传统车企供应商们正在为滑板底盘的立项而做了不少努力。“理想很好,阻力很大,领导觉得等风吹起来,摔死几头猪,再入局为时不晚。”光子星球了解到,不少传统车企的滑板底盘或者CTC(CelltoChassis,即:电池底盘一体化)项目陆续上马。

前长城工程师李华(化名)表示,长城原本打算年推出自己的底盘产品,不过由于疫情、体制惯性、成本考量等因素,可能计划还得往后延。

新势力们从来不会缺席车的任何变革,底盘也不例外,比如4月零跑汽车就推出了CTC电池底盘一体化解决方案。

围绕底盘的变革直接影响到电芯布局,因而我们还看到动力电池巨头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7月21日宁德时代推出CTP(CelltoPack,即:电池-电池包)3.0麒麟电池,而比亚迪干脆把底盘、电池一齐打包,推出了CTB(Cellto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

一块底盘,云集了创业公司、传统车企、新造车乃至电池供应商。有人想整合电池与底盘,有人想整车一体化,也有人想要把上下车身拆开。

没上牌桌的想坐上去,坐上牌桌的不愿下去,一场围绕底盘的合纵连横早已暗潮涌动。

主机厂要有“底裤意识”

“防火防盗防宁王。”

针对宁德时代日前推出第三代CTP(CelltoPack,即:电池-电池包)麒麟电池,某传统车企工程师赵安(化名)认为,“过去主机厂在电池上委曲求全,不可能还坐视宁王再来染指底盘。”他无法想象一家雄心勃勃的巨头,靠着核心零部件优势架空主机厂。

“如果宁德时代再拿下底盘话语权,那么主机厂的底裤也就被扒光了。”

目前围绕“Cell”,形成了数个截然不同的路径,一种是传统的CTM,既电芯与模组一体化,由于占用了40%的空间,很难提升续航能力。比亚迪主推CTB,将整个电池与车身整合。这套方案很难被其他车企复刻,一个原因是比亚迪的自主化率高,另一个是牺牲产业协作,以换取规模化利润。

赵安认为,比亚迪的CTB方案较为封闭,除了比亚迪谁也做不了。“汽车行业的核心是效率,因此各环节分工明确。而比亚迪对外部依赖较低,所以CTB有助于释放体系价值。”不过他也认为,CTB技术封死了外部创新的可能,“王老板不可能老指望着逆向开发,追上别人。”

第三种方案是CTP。如果把电池包比作一整箱巧克力,那么CTP大致可以理解为把每一块巧克力的包装撕掉,释放更多空间,宁德时代也可以靠着新方案提升在底盘的话语权。据了解,目前仅有理想与之接洽,其余车企要么走CTC、CTB路线,要么对外沉默不语,但私底下却让团队。

即便没有采用宁德时代的CTP方案,但部分人认为该方案目前看来确实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家新势力技术人员表示,宁德时代CTP技术一些性能参数还是会让一些主机厂眼红。“宁德时代CTP电池的空间利用率达到了72%,比零跑和特斯拉的CTC、比亚迪CTB的容积利用率都要高。最新的电池瓦斯,能量密度也基本上吊打其他厂商。”

第四种方案是CTC,即底盘、电池一体化,与CTP类似,只是还包括了对底盘的改造,目的都是增加整车的续航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种技术路线不止是涉及到了动力电池巨头的命脉电芯,而且也涉及到主机厂视为“灵魂”的底盘。

零跑科技CTC电池底盘一体化

前长城工程师李华认为,围绕电池所展开的博弈可能会随着CTC技术来临而进入到新阶段。“作为最先进的技术,CTC其实主要是削弱了电池厂商的话语权。”站在主机厂的角度,相当于夺回话语权。

于是我们看到,不少车企的CTC技术要么已经落地,要么也在测试过程中。

最早是特斯拉公开CTC专利技术,而零跑汽车在今年5月推出了自研的CTC解决方案。零跑汽车一位技术人员表示,两家技术有不同侧重点。零跑CTC和传统CTP的维修步骤大同小异,更容易拆卸与维修。特斯拉的集成度高,却也导致拆卸难度大增。

“如果特斯拉后期做维修,一定得先掏出内饰里的座椅,再把座椅下的各种板材给掏出来,才能卸下电池包。”

在这场较量中,传统车企目前看起来稍显迟疑。

李安认为,并非汽车产业链既有玩家不愿意尝试新技术,而是受制于多种原因,往往没有办法求变。光子星球了解到,虽然各方对技术路线有不同考量,但大多数工程人认同汽车产业链普遍存在“创新者焦虑”。

众所周知整车毛利率有限,产业链上的企业往往只能通过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盈利——追求规模效应使得车企更愿意循序渐进式改良,而非革命。何况汽车产业链既长也广,任何一个环节的变革,轻则动了供应商蛋糕,重则颠覆自己乃至产业链,因此需要引入外部力量推动变革。

悠跑科技业务与传播副总裁徐华提到一个细节,或许能佐证上述说法。她与博世接触时发现,对方不仅没有对滑板底盘抱有敌意,甚至还参投了悠跑科技。

“他们也其实要做很多的适配,比如软件适配于某一个车型上,换了另一辆又得重来,核心原因就是底盘这类底层技术完全不同,没有标准化对他们来说会造成不少不必要的消耗,比如人力、物力、财力等等。”

博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些主机厂或者Tier1已经意识到“底盘革命”的重要性,只是相对TIer1而言,车企的历史惯性更大、更重。

半路杀出个滑板底盘

在抗击宁王的过程中,大部分主机厂有意无意地聚焦到了底盘技术上——让底盘集成电芯,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电芯主导底盘所带来的威胁。

然而随着Rivian上市,滑板底盘技术进入人们视野之中,新的底盘技术出现,一度让一些车企认为有人图谋自己的主阵地。喻川告诉光子星球,今年以来确实有不少主机厂、Tier1赴贵阳工厂考察,态度上主要以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