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有没有必要加装发动机下护板,非全覆盖

#老司机聊汽车知识#

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共有三项功能:

防护防锈导流提到“护板”能联想到的总会是防止托底撞击,然而护板真起不到防撞保护的效果;因为量产汽车使用的护板总会是塑料材质,塑料指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材料是树脂,这种材料之于汽车而言是没有什么防撞保护能力的。强度就像是车头与车位的保险杠,轻微的碰撞就会造成破裂,那么护板究竟是用来防护什么的呢?

01核心功能分解

护板的防护功能只要指防泥和防水,在崎岖路面行车难免与压到一些泥巴,这些泥巴与油底壳或其他零部件接触会影响散热并加速生锈;加上护板自然可以防止泥巴钻入发动机舱,同时还能起到防止雨水飞溅的功能。

发动机舱的防锈处理标准并不高,有些核心总成与零部件还存在缝隙;如果过多的污水飞溅到发动机舱则会严重生锈,而加上护板则不用担心。那么如果换为金属材料比如不锈钢板,增加防撞保护算不算升级;或者说使用塑料护板是不是车企的简配行为,是为了控制制造成本的产物?

答案是否定的!

普通汽车不适合使用金属护板。首先金属护板的质量会比较大,说白了就是会很重;完全覆盖发动机舱底部的护板动辄几十公斤,而汽车质量每增加公斤,百公里耗油量就要增加0.5L左右。对于车企而言这是个很夸张的数据,因为「双积分」中有企业燃油消耗量的积分;耗油量能降低一点点都可以获得积分,反之则要承担很大的代价去做积分交易。

所以从企业的角度分析则不会考虑应用金属护板,而从车辆碰撞安全的角度分析的话,金属护板应当是最差的选择。

「碰撞下沉」几乎是燃油动力乘用车的通用设计,在正面撞击过程中防撞梁只能起到中低车速的有效保护,而且也必须这样设计;因为车速越高撞击时产生的惯性力越大,比如50kg体重的人以50km/h的时速碰撞急停,产生的作用力高达2.5吨。如果防撞梁完好无损的话,身体就要与安全带产生如此夸张的相互作用,能承受的了吗?

所以撞击力必须进行缓冲,以中高速撞击时让防撞梁变形,随后直接冲击发动机并使其移位;随后发动机下沉并冲击地面,传导至车身的撞击力就会小很多。这就是发动机碰撞下沉的功能,如果还用金属护板的话,是不是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下沉呢?

结果是必然的,尤其是后期胡乱加装的金属护板问题更严重;底盘不存在所谓的“预留安装孔”,这些孔位有些起到结构加强作用,有些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但都不是能用于安装护板的孔位。

通过这些位置安装金属护板的结果会很严重,碰撞时发动机直接“坐到”护板上,撞击力朝向驾驶舱的防火墙则可以轻易撕裂防火墙钢板;随后则是中控台挤向后方,安全气囊也难以在合理的位置填充。而气囊填充瞬间有公斤左右的撞击力,被气囊击中也是很危险的。

02发动机护板需要“全覆盖”吗?

从用户的角度分析总会有这种感觉:

金属护板比塑料护板好全覆盖比半覆盖更有诚意第一点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了,发动机油底壳也不用担心损坏;因为油底壳是钢板冲压,厚度与强度都是很理想的,最起码比护板强度高。而使用塑料护板进行全覆盖保护,是不是一定比半覆盖的好一些呢?

其实并不是这样,很多没有过简配行为的一线国产汽车,以及很多中高端性能车或豪华汽车都用半覆盖护板;塑料护板与保险杠底部连接固定,只保护了前方一部分,油底壳位置反而给“忽略”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

愿意在于「气流」!

燃油汽车都会有尺寸硕大的中网,也叫做“进气格栅”;行驶中会有高强度且大量的空气窜入发动机舱,这些气流一定要“导走”,导流的方式是从车头正面进入、从发动机舱底部的流出。如果不这么设计的话,发动机舱就成了“前置减速伞”;感兴趣的汽车爱好者可以进行这样的测试——撑起一把伞朝向前方奔跑,感觉一定会比正常奔跑更累。

因为空气无形但有质,每立方米的空气重量约1.29公斤;那么空气就会与行驶中的车辆产生相互作用力,也就是车辆行驶的摩擦阻力。

拿起伞朝向前方奔跑是增加了“撞风面”,需要推开的空气多则阻力大;同理汽车发动机底部如果有护板全包的话,这就等于一定程度的进行了发动机舱密封,也就成为了一个朝向前方的“伞”。

所以原车如果没有用全覆盖护板的话,车辆后期是绝对不应该加装全包板的,否则必然会影响车辆的动力、油耗与操控。反之原车用全覆盖护板则是经过了导流设计和计算的,护板底部肯定留有导流槽,这些车则要另当别论。

综上所述,汽车如果原车的中高配有护板而低配没有,正确的做法是可以加上原车标准的护板;因为没有护板则能以在底盘位置有效导流,从前保险杠进入底部的气流,与通过发动机舱传导至底部的气流会形成紊流,这样也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原车有护板则无需画蛇添足,金属护板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除非使用非承载式车身的越野车或皮卡,这种车辆会有一些没有发动机下沉设计,用金属护板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0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