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卫星网4月7日报道了一则消息,俄罗斯完成了其全球最强自行榴弹炮2S7M的现代化改装,首辆样车将准备交付给俄罗斯陆军。其中提到的2S7M马尔卡自行榴弹炮,是苏俄2S7芍药自行火炮的升级版本,这是前苏联时期开发的一款重型榴弹炮,射程最远可达55公里,一举超越北约同级火炮,成为苏联远程大炮的传奇。
去年末,俄罗斯媒体就对外发布了一段炮兵演习的视频。在这段视频中,俄罗斯炮兵使用苏联时期研制的大口径榴弹炮,向预定目标发起攻击。不过,与以往单纯采用炮瞄镜观测不同,本次俄罗斯炮兵还借助了无人机对大炮的射角进行了校正射击,炮弹在飞行了30KM之后,准确命中了预定目标。这就是苏联时期研制的2S7型芍药自行榴弹炮的升级版本:2S7M量角规mm自行火炮。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北约主要国家都装备了美军研制的M型mm榴弹炮,攻击距离为20KM左右,苏联的地面目标都成为它的攻击对象。因此,为了达到对等攻击力,苏联也开始研制mm大口径自行火炮,用来支援装甲部队进攻。而且苏联还要求,这款火炮要比北约同类武器打得更远,打得更狠!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列宁格勒特种运输机械设计院研制了名为2S7的重型自行榴弹炮。2S7芍药自行榴弹炮的核心就是一款2A4型mm重炮,装备在履带底盘上。它可以发射的炮弹包括高爆榴弹,火箭底排增程弹和战术核炮弹等。在巨大的装药量推动下,2S7自行榴弹炮可以将巨大的弹丸投射到37.5KM远的距离上。如果使用增强底排弹,射程可达55KM以上,全面超越北约同类武器,甚至比美军的升级版本MA2重炮30KM的射程高了将近一倍。
对于发射2S7芍药自行火炮的士兵们来说,开炮的过程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由于威力特别巨大,2S7火炮在开火时,会产生巨大的声响。如果附近的士兵没有做好听力防护措施,很有可能他们的耳朵将被震聋。因此,2S7芍药自行榴弹炮在发射前都会先鸣响警笛5秒钟,这段时间士兵们可以抓紧时间做好准备,防止听力遭到破坏。
背负这款mm重炮的履带式底盘,采用的是拉长型的T-64坦克的底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火炮射击时的稳定性。并且为了这个目标,这款火炮的车尾还装备有巨大的锄,缓解后坐力对履带底盘的伤害。其实这款重型火炮并不像轻型武器一样,可以随便开火,它的开火需要一系列的流程。在射击前,履带后方装备的诱导轮会降低到地面的高度,然后展开车尾装备的巨大驻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开炮时的巨大后坐力直接传导至地面,可以为这款火炮平台构建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射击平台。
但是,mm的重炮还是显得太重了,即使采用了拉长型的坦克底盘也显得捉襟见肘。2S7芍药自行火炮的履带底盘在装上自行火炮,搭载了7名操作手和必要的燃料之后,也最多只能装上4发炮弹和必要的发射药包。因此,2S7芍药自行火炮一般都会跟上一辆或者两辆弹药补给车。为了方便士兵们搬运巨型炮弹,俄军还专门为2S7火炮配备了两轮小推车。
虽然在大规模战场上,2S7并没有派上用场,但是,在冷战结束之后的争端中,却常常出现这款重炮的身影。不过,由于这款重炮隶属苏联所有,因此,苏联解体之后,很多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都拥有这款2S7芍药自行榴弹炮。俄罗斯甚至还在年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中,从格鲁吉亚缴获了6门2S7芍药自行榴弹炮。年以来,在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爆发的冲突中,双方同样也使用过这款自行榴弹炮。
在最初版本的2S7芍药自行榴弹炮上,炮兵进行作业时,一般都是手动来完成任务。但是,随着现代武器的自动化和火力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这种手动操作的武器已经跟不上战争潮流了。因此,俄军前几年开始对这款自行榴弹炮进行改进升级,升级后的名字就定为2S7M。它可以通过无人机或者其它战场侦察系统获取目标,可以更快地将炮弹发射到敌军阵地上,作战能力更强,效率更高,成为俄军手中的又一王牌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