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汽车科技名词越来越玄幻,柯老师越来越跟不上了。
9月30号,理想发布了ONE失散多年的哥哥,比L9短3mm,万之内第二好的SUV——理想L8。
柯老师注意到,里面有个新名词叫魔毯空气悬架。
联想到朋友前段时间买了特斯拉MODELY,想加装空气悬架,淘宝一搜1万5人民币,柯老师一想,特斯拉嘛,空气悬架大概率和无人驾驶FSD一样就是智商税。
而理想汽车印象里还是很实在的一家企业,他居然也出了空气悬挂,看来空气悬挂应该是有有那么一点点用的。
这期就带大家一起扒一扒空气悬架是个啥。
大家好,我是通过行业哥们,刨出智能汽车领域内幕,拆开技术黑箱的新人UP主,硬核柯基,大家如果觉得文章实在,可收藏+转发。
先来聊聊“悬挂”是个啥。
虽然车厂天天吹悬挂,但柯老师觉得很多人其实也讲不出悬挂到底是什么鬼东西,只知道这东西好,车开起来就更舒服。
汽车最早本质上是马车的替代品,更快更舒适。随着人民对汽车期望越来越高,演化出了对舒适性、智能性等要求。
而舒适性又分为静态舒适性和动态舒适性。
静态不用多说就是空间,真皮座椅这类东东。
而动态舒适性包括加速刹车转向这类操控舒适性,也包括碰到道路颠簸时车辆如何应对。而对后者要求的提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悬挂。大家常听到的独立悬挂、多连杆悬挂、麦弗逊悬挂就是这类东东。
为了让碰到颠簸路面、减速带时更舒适。传统的悬挂使用的是弹簧的方式。原理也很好理解,大家先找找身边有没有弹簧,如果没有也没关系,你可以找你身上肉最多的地方挤一挤。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开始稍微用点力弹簧(肉)就能压缩很多,但越往后你会发现用更大的力才会把弹簧(肉)压下去。
正因为这样,车辆在碰到减速带时车轮会突然抬起,但这时候由于弹簧的原因,在轮胎抬起5厘米的情况下,车身有可能只抬起了2厘米,同时在轮胎接触正常地面后由于弹簧是慢慢复位的,这样人在车里的舒适感就好了很多。
现在20万以下汽车,一般都用的是弹簧悬挂。
而空气悬挂是个啥呢?
理想汽车的官方软文是这么写的:理想L9采用的“智能空气弹簧”并不是传统的弹簧,其原理是在压力缸内充入气体,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所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伸缩运动。
反正柯老师学历不行看不懂
但查了一下资料,发现空气悬挂和和弹簧悬挂,实现原理上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让轮胎和车身的动作幅度不一致。
空气悬挂和普通弹簧悬挂不一样的点有两个:
一是用空气取代了弹簧,通过对对空气压力的调节,实现了车身与轮胎动作的分离。
这简单理解就是在一个密封缸里加了压缩空气,将弹簧的压力换成空气的压力。而大家都知道弹簧用久了弹性会变,在车上的感觉自然也就会变。而压缩空气只要控制好密闭性且定期监控压力,能保持驾驶感觉的一致性,实现了悬挂的使用时新。
二是弹簧悬挂属于机械结构,空气悬挂属于电子结构,软硬可调高度可变。
只能被动响应道路情况并做出应对。啥意思呢,就是如果你觉得过减速带还是太颠,你是没办法调整弹簧让他变得没那么颠的。而空气悬挂是电子控制机构,如果你觉得太硬可以调软一点,太软了可以调硬一点。
更牛B的是你还能通过主动调整空气的压力,在去越野时让车身抬高一点避免刮到底盘,在高速上调低一点降低风阻。更是能够与前视觉摄像头结合,在碰到路况不佳的情况下,预先抬起车身。确实牛。
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理想才推出了这样一个黑科技。
而这样一个黑科技需要多少钱呢?
鲁迅说过,遇事不决先百度,还说过要比价看淘宝。
柯老师随手淘宝了一下,以特斯拉MODELY举例,改装一个空气悬挂需要元,这再加一万块都能买一辆五菱MINEEV了,着实是有钱人的玩具,车身零部件中的爱马仕,土豪手上的绿水鬼。
这么好的东西,怪不得理想汽车为了宣传这个空气悬挂,还单独出了一期1分58秒的视频。
避免被误认为是软文,视频就不放了。但理想汽车这波宣传柯老师认为不亏。
而再看看市面上装了空气悬挂的车,基本都是保时捷,奔驰S/宝马7系这类百万豪车,
国产品牌将科技平权,让没那么有钱的老百姓也能体验到这项技术,目前31.8万起的东风岚图和刚发布35.8万起的理想上都搭载了空气悬挂。
这个科技柯老师认为还是很实用的,有预算的话大家可以考虑一下。
让我们回顾一下:
一、什么是悬挂?
悬挂的作用是在颠簸、减速带、高速等不同路面情况下驾驶感觉更舒适,原理是通过调节弹簧或者空气压力,让车身抬起不用完全跟随轮胎抬起。
目前主流的悬挂有弹簧悬挂和空气悬挂两种。
二、空气悬挂有多牛?
空气悬挂的优势是可以让车身抬起的舒适性更好,而且更是能够主动调节空气压力实现车身的抬起和降落。
三、什么车上有空气悬挂?
目前搭载空气悬挂的车基本都是百万豪车,入门级推荐车型为东风岚图Free和理想L9。
希望开车更舒服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噢~
好,这一期就到这。如果大家对汽车科技比较好奇,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未来的节目内容,也会在那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