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破碎机是相对于固定式破碎机而言的,通常包括了轮胎式移动破碎站与履带式移动破碎站两种。
为什么称之为“站”而不是“机”?
是因为移动破碎站发展到如今是一种集受料、破碎、传送等工艺设备为一体,呈现机组一体化的高集成设备。
市场上的移动破碎站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机组一体化,降低了物料、工时消耗,作业作用直接有效,成本达到最大化的降低。
2、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维修方便。
3、机动灵活可现场破碎,降低物料运输费用,为整体破碎流程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空间和合理的布局配置。
4、适应性强配置灵活,可以单机组独立作业,也可以灵活组成系统配置机组联合作业。
除此之外,移动破碎站在设备发展上还存在一些的区别:
整体设计
最直观的区别就是整体的设计区别。
轮胎式移动破碎站底盘较高,车体宽度小于运营半挂车,车体自重较轻。各模块在空间布置上相较松散,大多数产品的外接皮带机在移动时近乎触地不可折叠,安全性不能完全保证。
履带式移动破碎站整车设备空间布置紧凑灵活,外挂设置皮带机在运输状态下可以折叠,细节设计可以确保零部件的安全性。但整车底盘较低,车体较重,行走速度慢,长距离转场需要拖挂车配合,不能直接上路,对公路路面有破坏性。
移动性能
轮胎式移动破碎站可轻松实现自由行走、原地转向、运输、爬坡等操作,但一般不配备行走驱动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在国外的产品分类中不属于移动破碎站,因为需要在卡车车头的牵引下实现移动。因为轮胎行走方式,在长距离转场的时运输方便,便于普通公路行驶,不损伤路面。
履带式移动破碎站自动化程度高,控制系统一般采用操作简便的无线遥控,操作人员少,可以非常容易地把破碎站开到拖车上,由拖车进行长距离转场。施工场内移动机动灵活,对地基要求不高,几乎适用所有施工场地,在灵活的操控性能下可以自主实现原地掉头等动作,对于狭窄空间比较灵活。
稳定性能
相较于固定式的破碎生产线,移动破碎站的稳定性能高低对于设备工作效率具有一定影响。
轮胎式移动破碎站工作时需要通过车架下方配备的液压支腿增加整部设备的稳定性,对于场地地基有一定要求,当场地岩体坚固,承载力大,设备施工时无下沉状况,设备工作效率较高,当施工时设备稳定性稍差,工作效率会有一定降低。所以轮胎式移动破碎站对于工作场地有一定要求。即使全地形作业,设备到场后还需要对场地和设备做相应调整和准备,准备工作较多。
履带式移动破碎站因为整车吨位大,重心较低并且由履带接触地面,接地面积大,设备适应性较强,对工作场地的要求不高,几乎是全地形适应。所以设备一到作业场地即可立即投入工作,无须装配时间,操作快捷,准备工作少。若与固定式破碎机相比稳定性稍差,但因为设备集成度较高和破碎单机优化程度好,工作效率较高。
在移动破碎站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MIDAS生产的履带移动破碎站在具备同行业产品特点的情况下,还增加了智能控制系统,设备一键启停,进一步提升易操控性。在稳定性能上进一步强化车架结构,提升抗冲击力,采用超长轮距底盘和更宽的履带板,从而也使得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为了兼顾安全性和机动灵活性,更是将无线遥控范围扩大到m。随着智能化、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履带移动式破碎站的发展应该是工程师送给破碎筛分市场最先进、最稳定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