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17鏖战高原,导弹划出一道优雅弧线,

刘军连工作室 https://m-mip.39.net/m/mipso_9375234.html

近日,国内媒体报道了陆军某集团军防空部队,在平均海拔米高的高原上进行实弹训练的消息。在此次训练中,被誉为国产最强野战防空系统的红旗-17惊艳亮相。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捕获目标并发射导弹将其摧毁,整个作战流程可以说是以秒来计。

作为俄制“道尔”野战防空导弹系统的国产化型号,尽管红旗-17曾以“道尔M1”为设计参照。但与许多国产仿制型武器一样,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我国科研人员最后为外界呈现出的红旗-17,却是不折不扣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比原装的“道尔M1”,红旗-17除了重新设计了液气悬挂履带式底盘,使其整体更加紧凑和更具地形适应性外。还通过为其换装更加先进的车载三坐标搜索雷达的方式,提升了整套系统的对低慢小目标的探测能力。

由于红旗-17与“道尔”系列一样,配套导弹都是安装在炮塔的垂发装置中。因此,为了满足全向接敌和快速反应的需求。导弹尾部的推进式火箭发动机和头部的调姿火箭,会在导弹出舱时先后点火,使其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大角度转向并直扑目标。

这组图片中,我们就能很好的理解红旗-17的作战流程。即三坐标雷达发现目标并进行敌我识别、确认目标后开始解算火控、导弹以冷发射的方式被发射出去、导弹点火并通过火箭进行调姿、车头的火控雷达开始工作、引导导弹对目标进行拦截。

得益于搜索雷达、火控雷达以及导弹发射系统,被共同集成在一部底盘上的优势。国产红旗-17野战防空系统,不仅系统反应速度极快。同时,它们可以在没有上级指挥车或雷达的协同下,依旧具备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而在俄制“道尔”系列与国产红旗-17批量装备部队之前,我国陆军的野战防空导弹系统,还是以仿自法国“响尾蛇”的红旗-7系列为主,其性能存在着很大缺陷。因此,在红旗-17批量生产服役后,红旗-7系列很快就退出了一线装备的位置。

在我国陆军的装备序列中,射程可达10KM级的红旗-17,主要是与射程5KM级的PGZ-09式双35毫米自行高炮进行衔接和搭配。作为自行高炮和近程导弹中的佼佼者。这两个型号已经构成了我国陆军野战防空体系中,最为坚实的一道盾牌。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消息指出,在红旗-17基础上开发的6*6轮式底盘型号——红旗-17A也已现身。相比于履带底盘的红旗-17,体积和自重都要小上许多的红旗-17A,具备了更强的空中投送和公路机动能力,十分适合在城市环境或需要快速反应的背景下作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