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悬架汽车底盘百亿蓝海市场,国产替代加

空气悬架系统(AIRMATIC)是流行于当今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先进产品。

在发达国家,%的中型以上客车都用了空气悬架系统,40%以上的卡车、挂车和牵引车用了空气悬架系统。

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仅可以提高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而且可以对道路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

空气悬架对载重的敏感性较高,结构组成决定它不能在超载超限的状态下持续工作,损坏风险较大。

空气悬架在重卡上安装与国家治理超载超限的逻辑是相互符合的。同时,隔振稳定以及可调节的优点有利于重卡在行驶过程中减少对路面的冲击力,延长路面的寿命。

空气悬架产业链

空气悬架上游包括金属材料、钢材、橡胶;中游空气悬架的核心难点在于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国外厂商进入市场早且技术积累深厚。下游为整车厂商和供应商以及售后服务市场。

资料来源:华西证券

空气悬架的核心部件

空气弹簧(弹性元件):缓冲、减震、承重。

减振器(阻尼元件):配合空气弹簧,缓冲振动,提升坎坷路段驾乘平顺感。

空气供给单元(包括空气压缩机、分配阀、悬置等):通过充放气动态调节空气弹簧伸缩状态。

控制器ECU:实时控制空气供给单元和减振器,以调节空气弹簧刚度及减振器阻尼力。

传感器(高度传感器、车身加速度传感器等):随时向ECU传递车辆状态。

储气罐:配合空气压缩机,以备及时响应ECU信号。

其他(空气管路等)。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

空气悬架竞争格局

空气悬架的核心难点在于空气弹簧、空气供给单元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由于国外厂商进入市场早且技术积累深厚,目前处于垄断地位,主要包括大陆集团、威巴克、AMK(被中鼎股份收购)等。

国产替代正加速推进。国内空气悬架需求快速增长推进供给端加速研发,国内厂商保隆科技、中鼎股份、孔辉汽车等突破空气悬架核心技术,助力空气悬架降低成本。

当前外资厂商空气悬车价值量约2万元,国内空气悬架单车价值量约1.2万元,预计未来将降至元。同时,主机厂倾向于将空气悬架软硬件解耦,采用硬件外采+自主集成的方式,进一步降低空气悬架成本,国产厂商如保隆、中鼎、孔辉等均有项目落地。

无论是政策端还是需求端都会增大对空气悬架的需求。危化品重卡的空气悬架强制安装要求已经推出,未来有望推广到更多的车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2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